如今发表言论的机会来了,10月17日,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消息,准备对30000人进行调查。
从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,是第一阶段,这时候国家需要人民建设,因此实行了各种鼓励生育政策,取得了不错成效。
2014到2020年间,由于国家人口开始走低,计划生育政策放宽,2021年后,便开始了鼓励生育。
从计划生育到放宽二孩政策,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阶段,很多原本有生育意愿的人,却遭到限制的人,放开限制后,就会很积极生育,生育率由此升高。
先有一孩才有二孩,这是必然的,所以二孩的生育率永远一般比一孩低。可数据上为何二孩生育率比一孩高呢?
这说明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家庭,在之前就有了一孩,二孩是赶着政策生的。这就是堆积效应取得的成功。
我国的出生人口数量,从2017年开始逐年开始走低。随时间推移,堆积效应也渐渐消失,截至去年年底,我国的出生人口902万人,较上一年少了54万人。
到了今年,这个数据开始有了回升,主要原因在于,今年是龙年,很多人都争着要生个“龙宝宝”,激发了一小波生育高潮。
从年初到现在,我国的出生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%。虽然可喜,但这样的增长,并不能持续多久。
生育率降低,已成必然趋势,我国生育率2010年为1.5,2020年为1.3,到2023年只1.02,明年没人争着生“蛇宝宝”,生育率很可能持续走低。
所谓的育龄妇女,就是有生育年龄的女性,从2013-2022年,无法育龄妇女人数,就以年均353万人的速度减少。
当年的新生儿长成了育龄妇女,导致如今新生儿再度减少,如此陷入了恶性循环,寻找破局的方法,是当务之急。
根据育娃专家团队发布的《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》的数据,如果未来一直保持如今的经济环境,要将一个孩子养到17岁,需要53.8万元,养到大学毕业不用管,需要68万元。
怀孕期间的检查费、营养保健费、住院费,以至最后的生产费,这加起来也得好几万,在一些高级医院甚至到10万以上。
结婚率何以走低,还是绕不开成本问题,结一次婚得出彩礼,得有房,可很多人要满足这两个条件,要么奋斗大半辈子,要么背负巨额贷款。
在寻找配偶方面,一般有“女向上嫁,男向上娶”的规律,这就导致了高学历的女生,已经没有比她高的选择,低学历的男生,没有更低的女生愿意嫁。
最近,一则寻猫启事引发网友共鸣,一位博主养了四只猫,某天她不在家时,她的妈妈竟然将这些猫送人,博主在网上发帖,希望能找回自己的猫。
对大多数人来说,家人的作用,无非就是一种陪伴,养宠物当然也能陪伴。生了孩子,反而会因为长久的上班工作,少了更多的陪伴。
2021年,德国《人口研究》发表一项研究,从1980年到2010年,我国的婚前同居比例从4%上升到40%,直接翻了十倍。
这其实很好解释,很多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同居,早早怀孕是很常见的事,但这种怀孕风险很大,并且很多人就算怀孕,也不会选择生下来。
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,德国在二战后的婴儿潮期间,新生儿曾达到136万,但就高这么一次,之后一路下降。
到2011年,德国新生儿达到66.3万,这是二战后的最低记录,随后在德国一系列政策下,生育率出现了明显提升。
先说假期,德国的产假从预产期前6周开始,直到分娩后的第8周结束,大概98天,在这期间,由雇主发放全薪。
其次是津贴,在父母休假照顾孩子时,额外领到一部分津贴,额度是税后工资的65-67%,最低400欧,最高1800欧。
如果父母是边上班边陪伴孩子,津贴总额不变,不过每月领到的将减半,领取的时间也因此延长28个月。
另外,孩子也能领到一部分钱,按照德国侦测,如果有两个孩子,在长到18岁之前,每人每月能领219欧的津贴。
通过这一些列政策,德国生育率在2011年降至最低点后,很快回弹增长,到2020年,德国出生儿数量,达到了77万,生育率为1.53。
[1] 《新一轮人口家庭发展状况抽样调查启动:将全面分析不想生、不敢生原因》界面新闻2024-10-17...
[2] 《新一轮家庭状况抽样调查为何“不想生、不敢生”:此前已开展过3次全国调查》时代财经2024-10-17...
[4] 《生育的细节③|新研究:婚前同居会推迟婚后怀孕头胎生育时间》澎湃新闻2021-11-17....
看来离百姓越来越远了! 社会问题一大堆且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,低生育率只是其中一个问题而已,不是只解决一个就行,要一起都解决,因为这些问题互为因果! 比如高房价,高医疗,高教育,财富分配不均,低工资,高工作时长,低社会保障,食品安全问题,,劳动法无法落实等等,顺带一提,如今的情况应该提前退休,降低高退休金,增加低退休金好给低收入阶层的年轻人降低养老成本,工作岗位腾出来给年轻人,解决就业问题,退休金池子也会逐渐增多,一箭好几雕!